查看原文
其他

穿越时空画卷之旅丨探访提森-博内米萨博物馆的古韵今声

artsncollections 艺术市场通讯
2024-09-02
      关注我们,设为星标,精彩不失联


穿越时空画卷之旅
探访提森-博内米萨博物馆的古韵今声

622日,浦东美术馆推出了重磅展览“六百年之巨匠:来自提森-博内米萨国立博物馆的杰作”The Greats of Six Centuries: Masterpieces from the Museo Nacional Thyssen-Bornemisza)。本次大展位于美术馆二层,八大空间精选西班牙提森-博内米萨国立博物馆(以下简称“提森博物馆”)馆藏中跨越六个世纪的70件绘画珍品,呈现了自文艺复兴直至战后欧洲和美国艺术的“西方艺术画卷”,引领观众通过名家真迹了解西方世界生活方式和社会风貌在过去六百年间的变迁。“六百年之巨匠”是提森博物馆自建馆以来的首次大型国际展览,展出作品均为第一次亮相中国。


“六百年之巨匠:自提森-博内米萨国立博物馆的杰作”海报


本期艺术市场通讯将带你走近这个拥有着“世界上最好的私人收藏之一”的提森博物馆,并透过提森博物馆的艺术总监吉列尔莫·索拉纳(Guillermo Solana)及行政馆长艾维里奥·阿塞维多(Evelio Acevedo)的介绍,一起看这幅璀璨的艺术长卷如何经几代人之手孜孜不倦绘制,了解这座博物馆的旧貌新颜和未来发展方向。



01
百年传承,三代人的热情与努力

博物馆内部,卡拉瓦乔《亚历山大的圣凯瑟琳》,约1598−99年,拍摄:Adrian Tyler,图片来源:提森-博内米萨博物馆

提森博物馆的收藏始于德国企业家奥古斯特·提森(August Thyssen),他在1905年至1911年间委托法国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创作了七个雕塑组,从而建立了家族的收藏传统。现今其中四组雕塑还作为卡门·提森(Carmen Thyssen)收藏的一部分在博物馆入口大厅展出。

 奥古斯特·提森,Thyssenkrupp Corporate Archives,杜伊斯堡,图片来源:提森-博内米萨博物馆
 陈列有三组罗丹雕塑的兰茨贝格城堡冬季花园,1916年,Thyssenkrupp Corporate Archives,杜伊斯堡,图片来源:提森-博内米萨博物馆

1906年,提森的第三个儿子海因里希·提森(Heinrich Thyssen)与匈牙利男爵之女完婚,他因此继承了贵族头衔,并加上妻姓,成为海因里希·提森-博内米萨男爵(Baron Heinrich Thyssen-Bornemisza)。他在1926年其父去世后完成了首笔重要购藏,之后陆续购入不同流派古典大师的经典杰作,以慕尼黑古典绘画陈列馆(Alte Pinakothek)为参考,旨在建立起一个汇聚不同流派古典大师作品的大型收藏。1930年7月,他在新绘画陈列馆(Neue Pinakothek)首次展示了自己的藏品,并将其命名为罗洪茨城堡收藏(Rohoncz Castle Collection)。1932年,海因里希购买了位于瑞士卢加诺(Lugano)的豪宅法沃里塔别墅(Villa Favorita),在那里建造了一座美术馆来存放他的画作。


因里希·提森-博内米萨,图片来源:提森-博内米萨博物馆
 沃里塔别墅的私人美术馆开幕,1936年9月,图片来源:提森-博内米萨博物馆

在美术馆工作取得进展的同时,海因里希在其顾问、艺术品经销商鲁道夫·J·海涅曼(Rudolf J. Heinemann)的全程协助下,积极着手在国际艺术市场上采购杰作。因此,从1933年到1935年,一系列名作加入了其收藏,例如凡·艾克的《天使报喜》、卡帕乔的《风景中的年轻骑士》、弗朗斯·哈尔斯的《风景中的家庭群》、卡拉瓦乔的《亚历山大的圣凯瑟琳》、 丢勒的《医生中的耶稣》、汉斯·霍尔拜因的《英格兰亨利八世肖像》和基尔兰达约的《乔瓦娜·托纳博尼肖像》。


随着二战爆发,海因里希于1947年去世,美术馆的营运被迫中止,他的艺术收藏被其子女瓜分,其中大部分艺术收藏和财产由他最小的儿子汉斯·海因里希(Hans Heinrich)继承。除了重启受战争影响的家族企业外,汉斯还向公众开放了美术馆,并通过回购兄弟姐妹拍卖的画作来全面重建他父亲的收藏。在海涅曼的帮助下,他遵循着父亲的品味,也开始接触古典大师的作品。


汉斯·海因里希·提森-博内米萨,约1938年,图片来源:提森-博内米萨博物馆

1961年,受到20世纪50年代末的收藏新趋势影响,以及在家族收藏中留下个人印记的愿望推动下,汉斯通过其朋友斯塔夫罗斯·尼亚科斯(Stavros Niarchos)和大卫·洛克菲勒(David Rockefeller)介绍,开始涉足现代艺术。在那一年,他收购了诸多“桥社”画家如黑克尔、凯尔希纳、佩希斯坦、诺尔德和施密特-罗特卢夫的作品,其中大部分来自艺术品经销商罗曼·诺伯特·凯特勒(Roman Norbert Ketterer)。他对德国表现主义的兴趣很快延伸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其他艺术流派,如印象派和波普艺术等。1979年,他为这部分尚未入美术馆的收藏专门举办了国际展览,在欧洲、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等主要城市展出,使其收藏更加广为人知。

法沃里塔别墅展厅内景,图片来源:提森-博内米萨博物馆

与此同时,美术馆的古典大师作品收藏也在不断增加。20世纪80年代,年事已高的男爵不愿重蹈父亲去世时的旧辙,看到凝结家族毕生心血的提森收藏因子女遗产继承而分崩离析,于是向瑞士当局提交了一份扩建法沃里塔别墅美术馆的提案。由于未能获得实施该项目所需的财政支持,他开始探索将藏品收纳在国外的可能性,英国、美国盖提基金会、德国以及西班牙都争相抛出橄榄枝。最终,受他的西班牙妻子卡门·瑟维拉(Carmen Cervera)的影响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后,男爵决定将他的收藏落户西班牙。


1988年,男爵与西班牙政府签署了一项借用775件藏品的合同,为日后出售作准备。随后他成立了一个基金会来管理这些藏品,并委托著名建筑设计师、普利兹克奖得主拉斐尔·莫内欧(Rafael Moneo)全面翻新比利亚埃尔莫萨宫(Palacio de Villahermosa)以容纳这些藏品。这座十八世纪的宫殿坐落于马德里中心地带,与普拉多国立博物馆相对而望,同索菲亚王后现代艺术中心遥相呼应,共同构成了著名的马德里艺术步道。


男爵在提森博物馆展品安置现场,1992,图片来源:提森-博内米萨博物馆

新博物馆的工程于1992年竣工,10月正式向公众开放。仅仅八个月后,即1993年6月,西班牙政府以象征性的3.5亿美元正式购买了提森收藏。这些藏品贯穿了从13世纪到20世纪逾800年的西方艺术史,尤其是对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艺术运动和流派以及欧洲战后和美洲艺术的广泛展示,补充了普拉多国立博物馆和索非亚王后国家艺术中心的收藏。它的建立,标志着马德里市中心博物馆的“艺术黄金三角”正式形成。

 提森博物馆开幕,马德里,1992年10月8日,图片来源:提森-博内米萨博物馆



02
继往开来,新时代博物馆的自我循环

作为一家非盈利性质的公立博物馆,提森博物馆的运营一方面受到西班牙政府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博物馆一直在努力寻求“自给自足”。行政馆长阿塞维多告诉我们:“目前,政府资助只占博物馆总预算的30%-40%,绝大多数收入还是来源于博物馆的自身营运,包括门票收入、文创、私人赞助或企业合作项目等。”艺术总监索拉纳先生进一步介绍道,博物馆的盈利一般会在四个方向:借展巡回展、特展、文创衍生品和空间租赁。鉴于博物馆藏品的维护费用之高,尤其是在藏品外借的情况下,仅凭门票收入对维持博物馆运营无疑是杯水车薪。他特别指出,大众对好展览的需求上升催生了博物馆组织更多的借展和特展,但与此同时筹办困难度和风险性也在提升,这对博物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男爵夫人卡门·提森在提森博物馆的卡门·提森私人收藏展馆内,2013年,拍摄:Miquel Benitez,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在展览方面,为了使馆藏永葆“鲜活”,提森博物馆还会展出提森家族其他成员的私人收藏,或以时换时新的特展方式与其他博物馆、藏家等合作办展。2004年,博物馆位于埃尔莫萨宫旁的新展馆区开放,用于永久展出男爵的妻子卡门·提森私人收藏的精品,如扬·勃鲁盖尔一世(Jan Brueghel I)的《伊甸园》和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Jean-Honoré Fragonard)的《年轻女子的肖像》等。博物馆还和男爵的女儿弗朗西斯卡·提森(Francesca Thyssen)创立的提森-博内米萨当代艺术基金会(TBA21)合作,通过每年在博物馆举办两次展览,保持与当代最前沿艺术的紧密联系。如当前在展的“邂逅:TBA21藏品展”,在提森博物馆最近重新安置的现代艺术藏品与TBA21收藏中的25余件作品之间构建了广泛的对话,不仅展示了提森家族四代人的收藏热情,也分析了他们各自收藏中所呈现的跨历史叙事和情感。“博物馆的馆藏是固定的,这是为了遵循男爵的遗志,保持这批家族收藏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但提森家族成员会将自己的收藏免费借给博物馆展出,以此更好地维系提森家族与博物馆之间的纽带,同时博物馆也能藉此机会进一步提高展览和展品质量。”阿塞维多表示。


邂逅:TBA21藏品展”(Encounters: Works from the TBA21 Collection),设计:Montse Lago,图片来源:TBA21

守护传承的同时,提森博物馆也不忘“与时俱进”,对当代社会问题作出回应。在官网醒目位置,博物馆开辟了一个名为“文化争议下的博物馆”(The Museum in the Cultural Debate)的页面,下设如女性主义、移民问题、环境保护、性少数群体等时下热点话题栏目,以画作、活动、讲座等形式对该话题进行讨论。谈及此,阿塞维多表示,提森博物馆非常注重社会责任感,并希望能以博物馆自己的方式去参与到社会热点的讨论中。联想到近期频发的激进环保主义人士以毁坏画作方式宣扬其主张的事件,他认为,博物馆理应在维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上尽到自己的义务,但是必须是以一种正确、合适的途径,比如推广教育项目等。“任何所谓抗议或示威行为都不能以破坏文化为代价,文化艺术应当被尊重和保护。”同时,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发生在提森博物馆,他也强调会加强博物馆的安保措施。


截自提森-博内米萨博物馆官网



03
连系世界,瞻望博物馆的国际交流路

此次“六百年之巨匠”展览是提森博物馆自其1992年建馆以来第一个国际性的大型展览,其重大意义自不必多言。关于藏品的选择,阿塞维多表示,鉴于提森馆藏的特点并非体量大而是跨度广,博物馆希望能够保证在马德里本馆观展体验不受影响的同时,尽可能全面地将西方艺术史节点上的重要藏品展出给中国观众,让中国观众得以“速览”西方艺术史的同时,该批藏品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推广。


“六百年之巨匠:来自提森-博内米萨国立博物馆的杰作”开幕现场

至于为何将中国定为其国际展的首站,博物馆及基金会也有自己的考量:“中国市场在全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能给我们带来可观的市场回报。”阿塞维多指出,该回报不仅有经济上的,还有对知名度和数字化进程方面的影响:经济上的回报显而易见,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巨大的人流量有望带来可观的收入;从知名度角度来看,博物馆平均每年约100万访客量中有一半是国际游客,但在这50万人次中,绝大多数来自欧美。因而,博物馆希望能以此展览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前往位于马德里的提森博物馆参观;至于数字化进程,阿塞维多提到,疫情的爆发让传统展览模式受到了冲击,博物馆虽然及时以线上活动的形式来应对,但长远来说,建立一个完整全面的藏品数字化体系迫在眉睫,线上活动仅仅只是其中一部分。因此,办展所得收入将为亟待推动的藏品数字化产出提供资金支持。除此之外,阿塞维多还补充道,在中国或是别的国家办展,通过当地社交媒体的宣传推广来传播博物馆的理念和艺术内容,使之能被更多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大众所接受,进而对整个社会的美育都能产生正面引导,对博物馆而言,也是一种无形的、文化意义上的、极具价值的回报。
 “六百年之巨匠:来自提森-博内米萨国立博物馆的杰作”开幕现场

时值中国与西班牙建交50周年,更为此次展览的开办提供了助推剂。阿塞维多提道,博物馆在前期申请筹办此类大型展览或海外展的流程非常复杂而漫长,一般要提前4年规划,期间还要受到藏品状况、国内外形势、赞助商等诸多因素影响。疫情之前,博物馆已经推动了在日本、中国等地办展的谈判,但囿于种种限制,到今天才得以成行亚洲。“我们(提森博物馆)和浦东美术馆都进行了紧锣密鼓的筹备、布展工作,前后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为了降低藏品运输的风险,接近一半的‘镇馆之宝’按价值被均匀分成三批运送。”艺术总监索拉纳先生如是说道。


“未来,我们希望能够在中国北京、日本东京等其他亚洲、甚至拉丁美洲的城市办展。”阿塞维多信心满满,“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六百年之巨匠:来自提森-博内米萨国立博物馆的杰作”展览现场



*如无特别注明,本文图片均来源于浦东美术馆

出品人:董瑞
编辑:小鱼
采访、撰文、版式设计:宋贝贝
审校:小鱼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艺术市场通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